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

年輕人難「三上」會上街

日前前財爺梁錦松出席由民建聯舉辦的圓桌會議,當中提及香港嚴峻的房屋問題,倡議改變郊野土地用途,只需5%已經夠100萬人居住。更令筆者特別留意的是梁錦松十分關注青年問題,當中的「三上」問題,即上樓、上流、上位。解決不到就只好「上街」。

上樓:難置業,面對樓價遠超收入負擔水平,真的望樓輕嘆。
上流:難向上流,面對樓價高、租金高、物價高,學歷貶值,收入被蠶食,人工增幅小的環境下,貧富差距會擴大。基層和中產(有樓)的貧富差距將會延伸下一代。
上位:難升職,現今一代比起上一代可發圍的機會小,代遇亦比上一代差,無論是人工、退休金和假期福利等。再加上人口老化,延遲退休,想升職都幾難。


本關注組致力解決青年人的的置業和向上流的問題,可說是理念一致。將來貧富差距擴大,基層不能向上流,被地產霸權繼續蠶食,青年人感到絕望的時候,自然就會上街。
年輕人難「三上」會上街
  土地問題令本港房價及租金過高,社會產生民怨,影響經濟發展。梁錦松提倡改變郊野公園土地用途來增加土地供應,將郊野公園及居住土地的比例調換,即40%作居住、35%作郊野公園,可令居住用地比例較現時增加5%。梁錦松稱:「百分之五的土地增加可住多少人?100萬人左右。」35%郊野公園用地比例比全世界多個城市為高,他反問,「是希望得到山明水秀的同時令房價貴絕全球嗎?」
  梁錦松提及年輕人的「三上」問題,即上樓、上流及上位,若問題未獲得解決,年輕人就只能「上街」。他希望無論政府、政黨及市民減少鬥爭,有更多包容,一同建設繁榮穩定的香港。」
資料來源:成報2015.10.25

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

香港生活質素與2003沙士差不多

昨日中文大學生活質素研究報告了香港2014年的生活質素狀況,以量化的形式於各生活範疇作比較,結果發現港人生活質素不但沒有改善之餘,比之前更差,整體指數與2003年沙士時差不多。可見現今社會儘管有工做,失業率低企,人工亦略有升幅,但可惜的是高物價、高樓價和租金就蠶食打工食的血汗錢。更甚的是居住面積越來越細,劏房戶暴升,發展商推開放式細價的豪華套房單位。可見生活空間細小,沒有什麼生活質素可言。
面對這困境,筆者相當認同太陽報的社論

生活質素年年跌 日暮香江知何處

》,大家應該反思一下當務之急,究竟是要追求理想的民主,還是先解決民生問題。

事實上,高地價、高樓價、高租金的「三高」困局已成為窒礙經濟民生的元兇。自○三年以來,樓價及租金持續飆升,只有在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出現短暫調整,基本上長升長有,即使政府推出連串辣招亦無濟於事。樓價及租金不停上漲,商戶經營困難,以致百業蕭條,近年因難抵租金壓力而結業的商舖不計其數,甚至連享有盛名的老字號也被迫關門大吉。更不堪的是,由於樓價高不可攀,無殼蝸牛望樓興嘆,導致劏房籠屋遍地開花,連貨櫃、豬欄、雞場改建的居所也成為搶手貨,許多人連安居樂業也做不到,生活質素怎能不下跌呢?

當然,港府不是不知道問題所在,今屆政府上場以來,揚言「穩中求變、適度有為」,不僅把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,而且要將產業「做多做闊」,可惜,說時天下無敵,做時有心無力,一味紙上談兵,至今一事無成。君不見,當局口口聲聲推動創新科技發展,可惜連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也寸步難行,三次向立法會闖關,三次均無功而還。港府無能,政客無良,整個香港陷於政治泥沼,紛紛擾擾,幾乎沒有一日安寧,遑論發展經濟民生。」
引太陽報社論



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

1.2萬在職貧窮人士擁學位

昨天政府公佈了《2014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》,今天各大報章的頭條都關注在職貧窮問題,尤以擁有高學歷的青年貧窮人口較去年上升22600人,實在令人特別關注。
對於政府努力去扶貧,或推出低收入津貼協助有需要家庭,但身處於物價高漲,地產霸權當道的香港社會裡,就好似泥牛入海,津貼被搾光搾盡。青年人面對住屋問題更嚴峻,高樓價會促使貧富差距更大,無物業背景的公屋仔要努力儲錢置業,否則就承繼父母一世住公屋,所謂跨代貧窮,情況實令人憂慮。
香港租金高昂,不但影響住屋,更影響做生意的商戶,以至出糧的打工仔都被業主搾光。長遠來說,香港的前途有可能被地產霸權所扼殺。筆者並不是想打倒地產霸權,因為這是不切實際,牽涉龐大利益集團,根本是不可能。筆者唯有寄望業主可以憑良知,地產商有良心多供獻社會,政府要盡快發展創新多元產業,不應依賴賣地收入。這樣,貧窮問題就可以解決,而青年和下一代亦有向上流的機會。